你怎敢在靠不住的"秘密"里说真话?
熟人 + 匿名,说出你的秘密!你敢吗?
总之我不敢,我们没有良好的忏悔传统,连倾诉内心压抑的办法都很少,现在门槛降低到一个手机App之上,导致它演变成了钱与性、恶意攻击谩骂与不负责任的传言……这样一种低级又迷人的产品氛围,而较少产生真正有正向价值的内容。
用户在"秘密"上发布的内容质量目前还不够高,主要是因为"秘密"还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让人放心的安全机制。有些话在人的心里,多数处于一种“想让人知道,怕让人知道”的微妙状态,加上朋友这个一度人脉关系,则变成了”某人想要匿名向朋友们安全地表达自己不好当面说的话”——它有可能是爱意,也有可能是不满。
匿名作为自由、安全的一种形式,应该是有它激发创造力、提供正向价值表达空间的潜力的。我希望它像日记、信件,而不是大字报、举报信;我希望它能鼓励人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,而不是猥琐地发起不负责任的攻击。
"秘密"的模仿对象是美国的Secret,后者的创始人 Chrys Bader 和 David Byttow 表示,他们想要建造的社交是充满真挚想法和真话的内容,即便社交环境里面有现实中结识的熟人。
“如果我们能够排除一切阻力,向别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所想,这件事情绝对是有意义的。有了互联网以来,大家能越来越容易地进行线上沟通,却很难真切地传达情感。我希望营造这样一种环境,让大家不受身份牵绊去表达心中所想,同时不求任何回报。”
《北京青年报》记者安顿自1995年起,就开始用“口述实录”的方式,记录了大量中国人的隐秘情感,这些作品最后被结集出版,称为《绝对隐私》,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全国各地的都市报都存在一股“情感讲述”式的报道风潮。
我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读到这本书,也在毕业后从事记者的时间里经常看到这样的故事,直到后来和菜头老师推出“树洞”这样一个供人倾诉的网站,我一直在想的问题是,我们的倾述和表达曾经被压抑到了怎样的一个境地,即使只是在情感这一个层面。
"秘密"降低了这一门槛,使得匿名的吐槽、隐秘的倾诉变得随意,但却未必让人真的敢于放心大胆的说出自己内心想说的话,也就无法真正让他们获得某种程度上的“解脱”。
而那么多人把自己的故事讲述给安顿听,是因为他们相信《北京青年报》当时的公信力以及安顿本人做此类报道所积累的口碑。
"秘密"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,谁知道我们把心里的话发布在那里,最终会发生什么?
我认为,"秘密"想要让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,匿名还不够,最好是阅后即焚。我给运营团队建议是:放弃对数据的保存权限,确保所有用户的所有信息都是真正安全的,比如即时清除、不可逆,即使被黑客获取、破解也得不到任何用户信息。
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,掌握权力的人必须肩负责任,林承仁,既然你已经打开了"秘密"这个潘多拉魔盒,不如让它也具备自我清除的可能。
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,我觉得"秘密"的solgan可以设置为:绝对隐私,绝对安全。